01你是颜性恋吗?最近,因为疫情的缘故,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。无聊之下,不少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人,都开始追剧,以此消磨时间。有个朋友就是其中一员,她翻出某部网...
2025-11-05
01
“忙够1万个小时,我就能成为专家了”
上周末,和几个朋友约好了在网上玩狼人杀。
结果到了约定时间,有一个人还没来,于是大家伙就去催她。
后来,她足足迟了将近一小时才上线,而且,就说了句“我有事你们玩吧”,就急匆匆地下线了。
之后,我们去问这个朋友,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
她说,自己这是太忙了,每天都在加班,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了。
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放别人鸽子了,几乎每次的都是同样的理由——太忙了,没时间。
其实曾有人劝过她换一份工作,因为现在这份工,不仅事多繁琐,而且都是重复性的事情,工资偏低,又不能使人成长。
但是,她认为现在找新工作太难了,不敢去赌。更重要的是,她相信,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只要她做的时间长了,总会成为“专家”,到时自然就能涨工资。
所谓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中提出的一个观点,他认为:
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1万小时的锤炼,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”
换句话说,如果以我们每周工作5天、每天工作8小时的标准来计算,要成为某个领域“大师”,差不多要五年的时间。
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,认为自己的努力总有开花结果的一日。
只是,真的有这么简单吗?
大家应该有发现,富士康时不时就会出现工人自杀的新闻。
为什么?
因为压力太大了!
如果说,工作1万个小时,就能成为某领域的大师,那么富士康就有一大批“大师”。
在富士康,如果处于订单旺季,工人每个月至少要加班100多个小时,也就是除了8小时的标准外,每天至少要加班4个小时,甚至有人天天加班。
他们勤勤恳恳,把自己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,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,比许多人都更快达到1万小时。
那么,他们成为“大师”了吗?
没有。
“一万小时定律”在他们身上没有作用,相反,他们越勤奋,越是把自己的人生,困死在一条狭窄而且前路被堵死的道上。
无论如何努力,都只是在死胡同打转,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。
02
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,却没有价值?
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。
他围绕着花盆,把一堆毛毛虫首尾相接摆成一个圈,并在不远处放一些树叶,留给它们吃。
只是,被摆弄过的毛毛虫,一直都绕着花盆转圈。
法布尔以为,毛毛虫很快就会厌烦这种不断重复转圈的行为,结果直至饿死,这些毛毛虫都没有放弃这种无意义的举动。
实验证明,如果一味地习惯于固守以前的本能、经验等,不作出任何改变,那么悲剧迟早会发生。
毛毛虫是这样,人亦如此。
在工作、生活和学习中,总会有人习惯于埋头苦干,不断地重复着原有的经验,只想着自己“干了多少”,从未想过思考到底有没有新的出路。
正如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:“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,因为过了这个年龄,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,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。”
许多人看似努力1万个小时,实际上只做了1个小时的活,剩下的9999个小时,都只是在重复最初那1个小时。
03
你以为自己很努力,其实只是“你以为”
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。
有个学钢琴的孩子,每天都自觉练好几个小时,十分刻苦,但是每次测试都不及格。
老师感到疑惑,就问他:“你平时有没有练习?怎么练的?”
这孩子说:“我每天都有按照谱子练习啊!”
在生活中,我们很多人都像这个孩子那样,按部就班地重复工作、刷题……但最后也没有成为领导,没有成为学霸。
换句话说,以相同的方式,重复去做某件事情,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。
相反,还有可能导致我们停滞不前,乃至能力下降。
那到底怎么做,才能走出这样的窘境呢?
正如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所言:“我们的烦恼和痛苦,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,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。”
有些时候,我们盲目地相信着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无视现实地安慰自己以后一定能成功,却不愿意睁开眼觉察自己真正的情况,这才是我们没有成长的根本原因。
真正困锁住我们人生的,不是我们不够努力,而是我们被自己的信念给限制住了。
04
跳出思维的“圈套”
上海市浦江电表厂曾有这么一名工人。
在众多工人,大多重复着自己的工作,一有空闲时间,就用来抽烟、打牌的时候,他却选择看书,自学英语。
有人笑他没事找事,电表工人需要用上英语吗?
他不为所动,依然坚持自己的学习。
某天,厂里发了一叠英文材料,谁也不懂,只有他一个人看得懂。
大家都很惊讶,不过惊讶过后,该干嘛还是干嘛,因为那人即便看懂了英文材料,也没有升职。
但是没多久,有个机关单位缺翻译,碰巧听说过他的事情,就把他借走了。
之后,他再也没有回厂里,却是一路成为了外交部部长。
这便是曾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的经历。
如果他当初听了其他人的话,跟他们一样,被种下“读英语书无用”的限制性信念,选择和其他人一起打牌,那么恐怕就只能“泯然众人”。
人生就是这样,一念之差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先生通过23年的心理工作发现,很多人的问题,都源于自身思维模式中了某种“病毒”。
他认为,一个人的成果,是由他的行为所创造;而这个人的行为,是由他的思维所主导。
换言之,我们的思维方式,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结果。
如果我们无条件地相信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一味地以此为借口,躲在一个舒适圈中重复着同样的事情,不肯挪窝。
或许有个别天赋异禀之人能够脱颖而出,但普通人更可能是就此沉沦。
所以,无论什么时候,一定不要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忙碌之中,不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无效的重复上。
重复过去的行为,只能得到过去的结果。
只有当我们换个思路,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,跳出原有的框架,我们的人生,才会发生改变。
共勉。
……
作者:凰兮,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。来源:本文系智慧行学院原创,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(婚姻、亲子、职场)。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,欢迎关注“智慧行学院”。
学心理,咨询4006009299.
看更多心理资讯,扫码关注“NLP学院网”官方微信公众号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fgh.cn/xljk/5637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01你是颜性恋吗?最近,因为疫情的缘故,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。无聊之下,不少平时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人,都开始追剧,以此消磨时间。有个朋友就是其中一员,她翻出某部网...
2025-11-05
01前段时间,小升初的成绩放榜。表姐家的小侄子聪聪考了重点中学。家人聚一起聊到这事,本来是很高兴的事情,但却闹得不太愉快。起因是,表嫂就借着这个机会,教育了自家...
2025-11-05
01朋友阿丽最近沉迷星座分析和各种玄乎的测试,整天在群里发送链接。她很兴奋地balabala一大通,中心思想只有一个:“这个测试超准”“真的说到我心坎里了”……...
2025-11-05
01最近后台有粉丝留言,倾诉了他在感情中的迷茫。追了很多年的女友,终于答应在一起了。没想到刚开始两个月,没有想象中的甜蜜,只有“委屈”。“我几乎每天都变着法的哄...
2025-11-05
01前几天周末,已经有了炎炎夏日的感觉。我站在阳台吹风。碰到邻居王姐也在,也就聊了起来。看到王姐穿着长袖加外套,我很好奇,这么热的天气,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穿这么...
2025-11-05
01最近发现室友的状态很好,不仅早睡早起,也没有待在房间里追剧了。我问她,是有什么秘诀吗。原来,最近她不在家的时间都去了健身房。她说自从运动后,晚上不失眠工作效...
2025-11-05
01前几天朋友思思心情不好,说约我吃饭。刚坐下来,就点了满满一桌菜。炸鸡、烤肉、奶茶……高热量的东西一个也没落下。我问她:我们就两人,吃得完吗?“可以的,最近压...
2025-11-05
01“老公出轨3年,小三的孩子都1岁了”这几天,听说了一件事情。朋友X发现自己丈夫早在三年前已经出轨了,小三是丈夫公司的一个女同事,他们甚至有了一个1岁多的孩子...
2025-11-05
01朋友小芸说她最近又失恋了。原因是,男朋友要去深圳发展,而她想留在广州,看到两个人可能即将要异地恋的局面,她没有信心,决定还是提出分手。我很不解,为什么明明互...
2025-11-05
01妈妈:“你能不能不再犯错”这周哥哥和嫂子出差,于是拜托我接送侄子一段时间。小学门口,我看着侄子和同学乐乐满身污泥的向我走来。只见乐乐的妈妈眉头一皱,对乐乐责...
2025-11-05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