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明明是初次看到某个人,却仿佛相识已久,像是曾经见过。或是明明刚认识,但却因为几句对话,或者TA穿了一件和你同样的衣服,就很快聊得...
2025-11-05
01
你是否正压抑着自己?
最近,听表姐说起一件事。
她的大女儿小琪今年8岁,很乖、很听话;小儿子小杰5岁,十分调皮捣蛋。
她一直希望儿子能够省心一点,因此无论是玩游戏、看动画还是做作业、看书,都安排姐弟二人在一个房间里,盼着弟弟能向姐姐学习。
只是,弟弟真的很好动,总是坐不住,还特别喜欢“欺负”姐姐,包括但不限于:
按着遥控转开姐姐正在看的节目;拿走姐姐的笔、撕掉草稿纸;把姐姐的书藏起来,不让她找到……
姐姐太乖了,被弟弟折腾好多次都不出声,表姐还以为他们相处很好。
结果,某天弟弟想要拿走姐姐的水杯,不小心倒在题本上,辛辛苦苦做的题全糊了。
一直乖巧没脾气的姐姐忽然拎起椅子就往弟弟身上砸去,表姐听到哭声连忙赶到,制止了姐姐进一步伤害弟弟。
表姐质问姐姐为什么打弟弟时,她一声不吭,眼泪就在眼眶里转,就算表姐要打她也不肯说。
还是奶奶过来帮忙,耐心地哄了姐姐一顿,这才套出话来,知道姐姐忍弟弟很久了。
姐姐因为觉得爸爸妈妈都更喜欢弟弟,怕自己告弟弟的状会被责骂,于是一直忍着,直到现在再也忍不下去了……
这件事情听起来怪心酸的,但在生活中,像小琪这样一直压抑自己的人,不在少数。
你是否总是压抑自我,面对他人不妥当的言行,不满、生气,却一味忍着?
你是否将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憋在心里,不敢作出任何发泄的行为,哪怕自己很难受?
你是否像是个“老好人”,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,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,更不敢拒绝?
……
如果上述问题你的回答为“是”,那么你正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隐藏自己的攻击性。
02
人的攻击性必要消除吗?
首先,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:人的攻击性需要消除吗?
提到“攻击性”三个字,很多人下意识都感到害怕。害怕别人有“攻击性”,也怕自己有“攻击性”。
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,攻击性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,同时也是我们奋斗的驱动力之一,很难被消除。
我们平时所看到某些人似乎没有攻击性,那是因为他们压抑了自己。
身边有个朋友,他从小到大都把事情憋着,无论自己有多么委屈,都不会说出口。
好比有次他跟一个同事一起办事,明明是同事出了错,上司找他们训话,同事把锅丢给了朋友,他也不敢呛声,以至于他最后被罚得很惨。
究其缘由,是他在小时候,曾经因为“不听话”,屡屡被父母非打即骂。
父母的强势让他觉得,所有的愤怒、不开心,都是不能表达的。一旦企图表达,只会遭到更多的打压。
因此,他习惯了隐忍。
可是,他却不明白,当个闷葫芦,只会被变本加厉地欺负。
更重要的是,从个体心理层面看,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攻击性,不仅不会活得更好,反而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。
03
负面情绪不向外释放,只会伤及自身
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。
一位张姓的妈妈,总觉得自己在讨好丈夫、讨好儿子。
她极少表达自己的意见,反而父子两人有什么要求,她都会去满足,哪怕自己已经很累,自己不想做。
结果是,她对身边所有人的喜恶了然于胸,却没有一个人懂她喜欢什么、想要什么、讨厌什么,她就像是一个为了家庭付出一切的“工具人”。
最后,将所有负面情绪藏着掖着的她,渐渐得了抑郁,差点就自杀成功了。
正如心理咨询专家贝勒所说:“当一个人产生了负面情绪,如果不将其向外释放的话,这种负面能量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,没有第三个途径。”
隐忍,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并不罕见。
家长、亲戚乃至整个社会,都“希望”你是一个“听话”的人——即不会拒绝、不会反抗。
但其实,“隐忍”是建立在伤害自我,阻碍成长之上。
如果一味压制负面情绪,压抑自己的攻击性,看似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,实际上受伤最重的就是你自己。
相信大家听过这一句话:“与天斗,与地斗,与人斗,其乐无穷。”
攻击性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,它代表了人的力量。
那些有所成就的人,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攻击性。
当然,所谓的攻击性,并不是让你发动战斗,而是表现出一种能够硬气地说“不”的力量感,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决断力。
04
你的人生总要带点攻击性
电影《怦然心动》中,有这样一个情节。
女主一直很喜欢树,特别是梧桐树。
有一天,她发现树要被锯掉了,于是爬到树上不肯下来,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然而,人家砍树是合法的。
她父亲看懂了女儿的心事,但担心女儿的安全,只能先把她劝了下来。
之后,女主一直为此郁郁寡欢。
为了让女儿释怀,父亲便给她画了一张梧桐树的画,放在她的房间。
女主得到了一张永远不会枯萎、被砍的梧桐树,心灵有了全新的寄托,负面情绪也得到了缓解。
这个情节告诉了我们两件事情:
1、如果你有情绪了,一定要去表达,即使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,但起码你将那份情绪释放出来,而且被他人看见了;
2、释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,你再难过,也不能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。
总而言之,人生在世,每个人都自带攻击性。
只要你不伤害到别人,不伤害自己,在你觉得难受的时候,完全可以站出来,合理地争取和宣泄。
即使最后结果不如你意,但你争取过,你没有遗憾,心里不会一直积存着负面的情绪。
比起一味地压抑、“听话”,带着点攻击性的人生,要健康许多。
……
作者:凰兮,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。来源:本文系智慧行学院原创,这里每天分享实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好文好课(婚姻、亲子、职场)。学习更多实用心理学,欢迎关注“智慧行学院”。
学心理,咨询4006009299.
看更多心理资讯,扫码关注“NLP学院网”官方微信公众号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fgh.cn/xljk/5638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上一篇:心理科普 | “我好像曾经认识你”,这句话背后的真相是什么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01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明明是初次看到某个人,却仿佛相识已久,像是曾经见过。或是明明刚认识,但却因为几句对话,或者TA穿了一件和你同样的衣服,就很快聊得...
2025-11-05
01这段时间,很多小朋友都在家上网课。刚好表姐也还没正式复工,就担起了辅导小侄子作业的“重任”。但是,只是过了几天,她就有点扛不住了。“这孩子实在太难教了”。今...
2025-11-05
01上个月,宁波有一名银行客户经理跳楼自杀了。只留下年迈的父母、相爱多年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幼子,悲痛欲绝。这名客户经理是厦门大学本硕连读的高材生,在宁波银行工作...
2025-11-05
01前段时间,在家庭群里听说了一件事。大哥家里的二孩,今年刚4岁,平时总爱闹,一不小心碰到哪个点,就会像“火山爆发”一样。有天,他难得安静下来,用彩色笔在纸上乱...
2025-11-05
01如果你的朋友,找你转发一条“治病众筹”的信息到朋友圈。你会帮忙吗?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,这不就顺手的事情吗,自然是帮。但是,前几天高中同学找到小青,说是闺蜜的...
2025-11-05
01前阵子,看到让人唏嘘的新闻。浙江萧山一25岁的男子,报警说自己杀了自己,并且说话时表现得异常冷静。没想到,警方赶到之后,问出了他爆假警的原因,竟然是妈妈催他...
2025-11-05
01前不久,听说了一件事情。闺蜜老家有个读高二的表妹离家出走了,家里人找了大半天,才从表妹同学家把人接回来,被带回家时,那女孩依然满脸不情愿。后来,问到她为什么...
2025-11-05
01“你抱抱我,我们就不分手”最近,认识的一个学妹跟她男友分手了。学妹是个很神奇的人,没谈恋爱的时候,总是渴望有人爱她,等找到男朋友,却又开始抗拒。她不是不爱她...
2025-11-05
01前段时间,午睡后突然看到手机上有几十条微信消息。一打开看,都是朋友小纯发的。原来,有一个同事H在办公室里,突然提到小纯上次做错的一件小事。小纯觉得在场那么多...
2025-11-05
01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,讲的是小孩说自己不想学习,他想做李佳琦。 “读书到最后,都不如李佳琦赚的钱多,为什么不直接学李佳琦”,小孩是这样认为的。家长为此很苦恼...
2025-11-05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