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EDG夺冠后,无底线的狂欢开始了前几天,大概有人曾在半夜被一阵嚎叫声惊醒,朋友圈被“EDG牛逼”刷屏。想必许多人一脸懵逼,EDG到底是什么?所谓EDG就是一...
2025-11-05
前阵子,在豆瓣看到一个“毁三观”的帖子。
在一个孕妈群里,一个18岁的女孩诞下男婴。
奇怪的是,女孩把他称之为“弟弟”。
细究之下,竟得知这个男婴是女孩替父母代孕而来的。
父母想要一个男孩,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自己不想生,于是把主意打到女儿身上。女儿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,便同意了。
“伦理上的姐姐、生理上的母亲”这一幕的发生,令人惊悚不已。
这个才18岁的女孩,未来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。
来之不易的男孩,必然是被宠溺着的,而女孩充当着“母亲”的责任,必然要为“弟弟”提供着各种照顾。
一个付出所有的姐姐,一个被捧在心尖上的弟弟。这是很多“重男轻女”家庭的标配。
对于有的父母来说,女孩的降临不是因为爱,不是被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,而是被当成一个“工具”。
她们被嫌弃,被忽视,被利用,被剥夺,甚至终其一生都难以挣脱。
01
被当作“工具”的孩子们
提起重男轻女,第一时间我想到的是《欢乐颂》里的樊胜美。
樊胜美这个角色,很令人心酸,30多岁,工作了十余年,没有分毫存款。
在家人的剥夺下,哥哥结婚的首付是她出,欠下的贷款是她还,就连生下的孩子奶粉钱也是她给。
里面有一句话很扎心,她说:我活着就像一张卫生纸,天天给我哥哥擦屁股。
但即便委屈过,抗争过,她还是一次次妥协掏了钱。
这一切无底线的沦陷,其实源自于内心的“渴望”。
有句话这么说:要想养出一个讨好付出的孩子,只要父母忽视就好了。
父母越忽视,孩子就会越迎合,因为这是他们获得关注和认同的唯一方式。
为了得到这份认同,她们把父母、把哥哥/弟弟的需求完全凌驾于自己之上。
被动地成为一个“工具人”,人生来去都不由自己。
没感受过多少家庭温暖,却成了唯一扛起家庭重担的人。
但实际上,一味的退让无法真正切断吞噬自己的黑洞家庭,也无法周全自己、面对自己。
电视剧《安家》中房似锦也是在“重男轻女”家庭中长大。
剧中有一幕:她过生日时,徐昌文笑着问她许什么愿,是不是要让上天派个白马王子给她。
结果她说,自己这样的条件,谁会看得上她,还是不要为难上天好了。
在她要强且出色的铠甲下,藏着自卑与压抑。
这是重男轻女所带来的影响。
从来没有被父母认可过的孩子,自我价值感低,也很难从内心认可自己。
更揪心的是,这种悲剧是会“遗传”的。
02
悲剧的遗传
知乎上有人分享这样一个故事。
一个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,在十几岁时被妈妈卖去一个偏远地方给人当媳妇。
她逃了出来,从此和那个让她厌恶的原生家庭断绝了所有联系。
靠着自己的努力,她开启了新的人生,有成功的事业,有幸福的家庭。
但在有一天,她和爱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和肢体冲突。
理由是:她不想要自己的女儿,想再生一个儿子。
为什么身为女性,经历过如此不公的对待,她会再次把伤害释放给自己的孩子?
心理学中有一个词或许可以解释这一行为——“认同”。
对于这个女生,要承认“自己就是被父母抛弃”的这个事实,对于她来说来过于绝望了。
于是她选择把这件事进行“合理化”,认同父母就是“重男轻女”、认同自己“生而为女,就是这样的命”,会让她更好受一些。
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,这位母亲在“嫉妒”。
因为自己充满悲凉底色的童年境遇,当她看到孩子拥有和自己完全截然相反的幸福生活时,她感到深深的愤怒“凭什么呢,为什么就自己这样被对待”。
心理学家荣格说:“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,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,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。”
那个被深深嫉妒的幼小生命,她的童年会幸福吗?或许很难。
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里,受害的从来都不止一个人。它就像一个黑暗的漩涡,把越来越多人卷入沉沦。
03
重男轻女除了伤害女孩,还会养废男孩
很多人或许会认为,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女孩是不幸的,但反之那个男孩,无疑是幸运的。
但事实上,那些被捧在手心的“金疙瘩”们,也不一定有那么的美好。
之前热播剧《都挺好》里的苏明成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:
啃老啃得理所当然。毕业找不到工作,找父母托人帮他找。
结婚后,用父母养老的钱买车买房,省吃俭用去补贴月光的他。
工作之后混得没有哥哥和妹妹好,原因是“妈妈不让”。
和老婆吵架,半夜到亲爹门口堵人要说法“还不是因为你”。
一系列操作,让屏幕前的观众看得窒息。
可以说,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,苏明成已被养成了一个心理上的“废人”。
他从出生就囊括了家里尽数的疼爱和资源。
看似是幸运的,但其实也被剥夺了任何独立和实践的机会。
以至于他在长大后遇到任何事,就只懂得从他人身上索取,而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。
甚至,在耳濡目染的教育下,父母如何对待女儿,他长大后也会照着模板如何对待女性。
正如,剧中苏明成因为妻子的一句指责,就怒不可遏狠扇了对方一巴掌。因为家庭矛盾,就对妹妹大打出手。
没有一点成年人该有的体面和尊重,活脱脱就像个“巨婴”,在自己世界肆意妄为。
无论是过度牺牲还是过度宠溺,其实是一体两面。
兜兜转转,无论是男是女,都是父母失衡教育下的“牺牲品”。
04
独立的人生,才有幸福的可能
在网络上有这么一段对话:
有人问,你生孩子是为了什么?为了传宗接代还是为了养儿防老?
有位妈妈回答:我想不是的,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,不用替我争门面,不用为我传宗接代,更不用帮我养老。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,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,让我有机会和TA同行一段...
这句话带给我很大的感动。
我想也是父母和孩子关系最健康的一种状态:就是和孩子彼此同行,把孩子当成一个合作者。
父母需要意识到:
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,不是一个附属品,不该一出生就被“绑架”。
唯有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式,才能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。
而孩子也需要意识到:
原生家庭只是起点,而不是终点。
可以怎么做呢?
主动打破现实,拿回人生的主导权。
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:
一个女性即使有了家庭,有了工作,有了可以主导自己人生的选择,但她的生活仍然被剥夺,无止境被家庭吸血,为弟弟兜底。
这种妥协背后,可能源自于她还对父母存在“幻想”
幻想是因为自己不够好,所以不值得被爱,但只要我满足了父母,我就会被接纳。
沉沦在幻想中,是陷入泥泞的开始。
想要挣脱,就需要我们主动面对现实。
承认对父母的“绝望”。
认识到——
我们不再需要时刻迎合父母的需求;
不再过度分担父母的职责
也可以不再生活被父母认同的世界里
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脱离和父母的共生关系,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拥有主导人生的力量。
这个过程或许很难。
也会有很多外界的声音总会告诉我们要“孝顺”。
但在这里想说的是,真正的孝道,是“孝”但不一定“顺”。
背后的涵义就是:我爱你,但并不代表我必须听你的;我尊敬你,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操控我的生活。
正如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的:我们无法选择出生,选择父母,但未来人是可以有选择的。
我们来世上一遭,不是为了成为一个“工具”,一个“物体”,而是为了自己,自由快乐地活一场。
当你真正坚定把自己当成人,而不是一个“工具”,父母才会认识到,原来我也需要稍微尊重一下我的孩子,原来我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。
写在最后:
其实在现实当中,哪怕我们幸运的没有生活在一个吸血家庭。
但学会对原生家庭“断奶”,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一课。
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。
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心理学技巧,提升生命的品质,欢迎咨询:4006009299,或者添加助教微信咨询。
扫码报名咨询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fgh.cn/xljk/5641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上一篇:“EDG夺冠后,无底线的事情发生了”:别让你的狂欢,变成别人的不堪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01EDG夺冠后,无底线的狂欢开始了前几天,大概有人曾在半夜被一阵嚎叫声惊醒,朋友圈被“EDG牛逼”刷屏。想必许多人一脸懵逼,EDG到底是什么?所谓EDG就是一...
2025-11-05
01“因为妈妈一句话,我不敢回家”看到一个新闻,就在前几天,孙海洋接着孙卓回深圳,一家终于得以团聚,孙卓就读的学校也找到了,他们决定,以后不会再公开后续情况。孩...
2025-11-05
比起苛责不完美,我们更需要的是接纳和自爱。接纳自己与他人,允许犯错,我们才能更自在舒展的生活。01为什么孩子不优秀,却让父母把尖刀对准了自己?前段时间,看到一位...
2025-11-05
01王冰冰吐露心声:“我只是普普通通的社畜”最近,近期走红网络的央视女记者王冰冰,在某档节目中,首次吐露爆红后的心路历程。谈及自己突然被冠上“初恋脸”的标签,被...
2025-11-05
01前两天,朋友Mandy在群里抱怨她的家公家婆。之前周六日,她和老公带着5岁的女儿回了一趟老家。小朋友第一次到乡下,看什么都觉得新奇,还认识几个玩伴,赖着不肯...
2025-11-05
作者:小璇01最近发生了一件,让人好笑又无奈的事情。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句关于秋天万物萧然的感慨。然后朋友就生气的找我了,说我这是暗示和她的感情变淡了吗。我很不解...
2025-11-05
01昨晚,看到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凌晨加班的照片。这已经是我连续10多天,看到她加班到凌晨了。就私聊关心她要多注意身体。话匣子一打开,才知道她最近正在为做事...
2025-11-05
01上周,亲戚家发生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。他们发现,自家儿子小齐居然偷偷摸摸地盗刷了他们的血汗钱,用来给游戏充值,数额高达十几万。类似的事情在新闻上看过不少,总觉...
2025-11-05
01在后台,我曾经收到过一个读者小青的求助。她今年28岁,从大学毕业到现在,还没有过男朋友。对于此事,她妈妈很担心。总是逼着她去相亲,但她觉得和这些男生,都没有...
2025-11-05
01前几天,和同学小鱼聊天,提起她家5岁的女儿。小鱼苦着脸叹气,说那孩子真的太“内向”了。每次她带着女儿出门,一见到外人,女儿就往他们夫妻身后躲,一副很害怕的样...
2025-11-05
最新文章